‌《长安的荔枝》:大历史的浮世绘,小人物的悲喜剧‌

日期:2025-06-19 19:27:00 / 人气:21



尹鸿先生对马伯庸小说《长安的荔枝》及其剧集改编的点评,如同一幅细腻的历史画卷,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。这部作品,以其巧妙的构思、丰富的意蕴和强烈的戏剧性,不仅在小说的世界里熠熠生辉,更在剧集改编后,以全新的面貌触动了观众的心弦。

《长安的荔枝》从贵妃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的奢华生活入手,巧妙地编织出一个跨越数千里的荔枝运送故事。在这个背景下,一个京漂小人物李善德被卷入了专制体系的漩涡,他的挣扎与奋斗,成为了整个故事的灵魂。历史、传奇、危机事件、强烈动机、命运翻转、悲悯同情,这些戏剧性元素在小说中完美融合,为剧集改编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。

剧集的改编,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原著的七万字篇幅,要拓展为长篇电视剧,必然需要增添新的元素和情节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如何保留小说的“悲喜剧”精华,同时又能通过二度创作,为观众提供超出小说的新信息、新理解、新意蕴。雷佳音饰演的李善德,在剧集中呈现出了与原作略有不同的人物形象。他多了几分职场生存的算计,却依旧保持着小人物那种胆怯而执拗的核心性格。这种变化,不仅让李善德的形象更加立体,也让剧集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。

剧集的喜剧风格,在李善德的“左右斡旋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。从长安到岭南,从高官门第到地方势力,李善德与郑平安等人的较量,让观众看到了小人物在深不见底的体系中越挣扎越陷落的无可奈何。而李善德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的行为,更是在喜剧的外表下透露出悲剧的色彩。这种黑色幽默的加重,让剧集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复杂。

除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外,剧集在叙事和视听呈现上也下足了功夫。每个场景、每个段落、每场冲突都精心设计,力求呈现出历史的真实感和人物的鲜活感。摄录美服化道等方面的精细制作,更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大唐盛世。这种沉浸式的观剧体验,无疑为剧集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尹鸿先生指出,剧集与小说不同,原著小说表现的是“一件事”,但电视剧体现的是“一个世界”。剧集的叙事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,通过不同人物、生活场景、叙事线索的增加,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唐世界。这种文学厚度与戏剧张力的兼具,让剧集有了大历史的格局和人文的关怀。

然而,正如尹鸿先生所言,由于介质、篇幅、呈现方式以及观众审美习惯的不同,剧集在改编过程中难免会引起争议和热评。但正是这种争议和热评,推动了艺术创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。重要的是,通过这个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的故事新解,李善德这个大唐时代的“小官吏”“小人物”一路狂奔、穿越千年,引发了当代观众的关注、共情、共鸣。这不仅是艺术穿山越岭的力量体现,更是艺术开始为被历史遗忘和忽略的渺小个体命名的新转向。

总之,《长安的荔枝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,成为了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。无论是小说还是剧集,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。

作者:风暴注册登录平台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风暴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